女记者显然对她的直接有点惊讶,方姜的这个答案随时会变成一篇黑她的新闻稿。她都能想出各种标题来:《方姜一门心思谋求海外发展,被导演残忍拒绝》、《抱导演大腿失败,方姜何去何从》,进而变成对她演技质疑的那种黑料。
方姜感觉到对方的惊讶,了然一笑,说:“其实这部电影里面,演员更像是背景。如果你看过你会知道,演员台词很少,风光、音乐、服装比演员本身更吸引人。这所有的一切只服务于电影所表现的命运本身,我们是命运的棋子,是玩偶。”
电影点到为止,方姜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反倒是主动说起最近自己打算尝试新鲜事物。
QQ群里有读者敲饭碗催文,周至速速把微博关闭。打开文档,方姜的声音在耳畔回荡,眼波在眼前浮现,眼底的那一线光慑去她的心神,让她无法投入自己的小说。
美丽的容颜使人振奋,她想,她一定是看太多方姜的新闻。
写不出东西,只好先去看评论,寥寥可数,乏善可陈。周至叹气,现实教她做人。
如果说订阅是作者的食粮,评论便是作者的鸡血,鼓舞作者日复一日,忍受寂寞,敲出激荡的文字,呕心沥血。
读者看作者,通常会觉得有趣,作者创造世界,邀请读者与她一同游历。她们不会想到创造的过程会如此寂寞孤独,传统作家更甚,写完一本书才能出版,才有与人交流的机会。如今在网上连载,交流的机会变多,变得更加即时,作者会迫切地想要得到反馈。
写得怎么样?
人物可还喜欢?
对后续发展有何猜测?
有什么其他想法?
可有不谋而合?
每一个新章节背后,都有一张欲说还休的脸:你看我一眼呀。
评论意味看见,若是有读者的评论恰与作者初衷相符,那必然是作者最幸福的一刻。
她被真实看见了。
不过有时读者目光太过锐利也会叫人哭笑不得。
比如旧文下面看见一条最新的评论。
咚哧萝卜 评论:听说作家的第一本长篇多少带有半自传性质,所以你真的想过要挖你哥墙角吗?真的有喜欢过老师?
萝卜是大方的萝卜,一砸三个深水炸//弹。
周至回她:想喜欢老师,老师没给我这个机会。想挖墙角,我哥也没给我这个机会。
这是大实话,对于有些作者而言,确能从小说本身看到他的一部分真实,比如古龙,比如亦舒。
提出问题人,对答案并不满意,皱皱鼻子,咕哝一句:“没劲。”
“早知道就不给她打钱了,没劲没劲。”
要是周至知道这个ID背后藏着的人是她看了半天的新闻主角:方姜,估计还得掉一次帽子。
实际操作账号的人是方姜的助理,她的读者:宋圆。
宋圆劝方姜很有一套:“方老师,你没听过一个说法吗?看书就好,不需要知道作者如何。就跟吃蛋一样,你不需要知道下蛋的鸡怎样,蛋好吃,你就吃蛋。”
一连好笑了几天,方姜终于对鸡蛋脱敏,没再继续大笑。她灵机一动问她的助理,“你说,我们把这篇小说改成话剧怎样?”
宋圆一拍大腿。“好诶,方老师,最早我也有这个想法,对白啥的很适合做成话剧。等等等等,你说我们?方老师,你要自己来?完了完了,孟总一定会杀了我。话剧费时费力也不赚钱呀。”
“放心,杀人是犯法的,花不了多少时间。你问问那光头,会不会改剧本,不会我可以找人改。算了,不用你问,我自己问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 女记者:姜姜啊,想摸的是人还是狗哇?
预警:
这篇小说里会出现我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剧情,不过要把寿头和周至分开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