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整颗火星,就好像有一滴墨水,进入到水盆里,水盆正在飞快地被染黑,现在除了一部分火星地区,其他地方都已经被沙尘覆盖了。
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整颗火星已经全部被暗黄色的沙尘所覆盖,再也见不到地面的样子了。
早就安置在火星各地的传感器,早在第一时间,就把碰撞的结果传递了回来。
这次碰撞,已经无法用地震级数来形容了,据距离奥林匹斯山一千公里距离的传感器探测,这里的震级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二十级,更别说撞击的中心了。
然后在天翻地覆的地质活动中,它直接失去了联系。
火星全球的探测器,都感到了强烈的震感,最少都有五级。
而且碰撞似乎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活动,以奥林匹斯山为中心,余震不断,量级虽然与最初有着很大的差距,最多十级,但是连绵不断,仿佛不会停息一样。
已经休眠了数千万年的奥林匹斯山,似乎重新开始了喷发,在它原本的位置,在漫天灰尘中,已经被喷发的烟尘染上了一点黑色,然后还有暗红的色泽在里面生成。
其实到了这时候,本次的小行星撞击,已经结束,剩下能看到的,就是一个灰蒙蒙的星球,完全没有任何景色可言。
甚至就连从这里,看向宇宙也受到了极大的阻碍,因为撞击产生的尘埃,也已经蔓延到了这里。
宇宙中的尘埃,或许对于那些可以利用绝大多数物质的文明来说,算是难得的宝物,不过对于杨青来说,却带来了收集阳光的效率降低,让一些机械产生磨损等等的不利后果。
幸好当初设计的时候,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产生,几个平台,都带有静电吸附的功能。
靠台的尘埃,在庞大的静电场中,带上了电荷,然后乖乖滴被正极吸引,然后收集起来。
随着平台的每一次环绕火星运转,就可以看到在轨道上清晰了一些,想来要不了多久,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。
火星上的这次沙尘暴,一直到一个月以后,才渐渐散去。
只是无论如何,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。
从最新的火星照片上就能够看到,作为火星最高峰的奥林匹斯上,已经从中间的撞击位置,直接折断了。
断掉的部分山体,倾倒在附近的平原上,和他在一起的,还有小行星的撞击后的碎片,在它附近,生生堆起了一个高原。
剩下的奥林匹斯山,虽然还有一万多米的高度,但是已经很难看出是一座山了,变成了一个占地面积数万平方公里的高原。
高原上还有着数十个火山口,似乎已经耗尽了喷发的力气,只有火红的熔岩,从里面一点点冒出来,然后再慢慢流淌出去。
几处因为大爆炸,断折产生的缺口,已经被熔岩重新填补,变成了冒着烟气的整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