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曼歌在跟他视频的时候,偶尔也会瞥一两眼他看的书。
那些晦涩的数字,只瞅一眼,她都感觉眼晕。
每当这个时候,她就不由得感叹:“还好我妈当初许的愿,是希望我做设计,而不是希望我做会计。”
陆子安笑了笑:“怎么呢?怎么突然有这种感慨。”
“很显然。”沈曼歌摊手,一脸无奈:“我看到这些数字都头疼,如果我是会计,我想,我早就撞墙了。”
真是,太佩服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的人了。
“你也要接触数字的。”陆子安挑挑眉:“我观察过,你对尺寸的把握也挺不错的。”
基本上一个人站她面前,她只需要略微扫几眼,便能预估出三围什么的……
以至于邹凯总是叹惜说这技能点,完全点歪了……
“那不一样。”沈曼歌笑眯眯地摆摆手:“我大部分时间,还是和数字很友好滴!”
陆子安:你高兴就好……
有了e15沉管的深刻教训,所有人都长了记性。
在后续沉管的安装里,他们也更加认真和仔细。
虽然中间多有波折,但到底还是有惊无险。
随着一节节沉管的对接成功,所有人都感觉胜利在望,神色都轻松了些。
唯有苏林二位总工,始终不敢畅快地笑。
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,目前虽然一切顺利,但最后、最难的关卡,却也在逐渐逼近。
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,这下海,也未必就容易。
首节沉管很艰难,但是末段沉管对接更难。
连他们都如此焦虑,身处其位的陆子安,压力则更大。
当安装完第30节沉管以后,他甚至已经不回宿舍了。
终日呆在办公室里,仿佛要跟这些数据死磕到底。
有人甚至看到,他已经在制作最后一节沉管的模型。
不,不仅仅是模型。
他仿佛是在将海底的情境完整地搬到会议室里头,为了数据准确,他还亲自去海底探过几回。
坞里紧锣密鼓地制作着沉管,陆子安的进度也越来越快。
那个模型,初时还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,不过数日,这个模型,便已经开始进入调试阶段。
每一天,都有新的惊喜。
他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,也给了许多人以干劲。
这一次,他们反复测试,所有人开了一次又一次会议。
不仅将这模型看明白,也吃透了。
直到每一个细节,每一个步骤,研究到所有人闭着眼睛都能通过的情况下,陆子安才微一颔首:“可以开始了。”
这是e30管节。
也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后一节巨型沉管。
e30沉管长171米,整体呈梯形。
他们需要将它安装到海底隧道合龙口的东侧,是保证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线成功安装的最后一道关口,精度要求前所未有。
“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,这是我们安装的所有33个沉管里面限制条件最多的一个。它的高程、平面轴线对它有很高的限制,一旦开始安装,就已经没有回头路。”
陆子安微微俯身,目光专注而锐利,因数天熬夜而导致的声音略微喑哑:“这样的部位,我叫它“一锤定音”,所以,所有人都务必打起精神,在这次的对接里,我不允许,任何人,出现任何差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