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统松了口气。
“主动暴露不可取,但要是‘不小心被发现’的话……”关理尤不死心,“那可就没办法了。”
系统:“……管理员,请你清醒一点。”
“我很清醒。”
“最好是那样。”
系统默默调高自己对关理的监测等级,务必要把他这种作死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中。
至于现在么,先拿什么东西转移走他的注意力。
“4000竞赛的结果已经出来了。”它说。
关理果不其然转过视线,“是什么?”
“禁忌之地。”
以“历史”为主题的获胜者,“禁忌之地”。
没有编号。
虽然它确实是scp-4000,但项目编号已根据4000-eshu协议被封禁,于是资料库目录中不显示其编号,取而代之的是“禁忌之地”这一代称。
关理得以成为这个世界率先阅读它的特权者。
“禁忌之地”是一个拥有诸多异常性质的超维度森林地区。
该地区并不遵守线性空间的约束条件,每次探索记录的路线皆不相同。
有许多异常实体居住在这里,它们在未受观察时经常无法自控地改变身体结构,以至于研究员总是无法分清它们是不是之前记录过的那些。
它们具有智慧,且通常高度易激动,但根据4000-sep预防措施就可安全地与其互动。
如果不执行预防措施,所造成的结果将视被冒犯的实体而定:研究对象遭遇的惩罚包括言语指责,暴力行为,人员的身体外形、概念或命名上的异常改变。
不过先不论其中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生物与现象,在“禁忌之地”有一样性质必须注意。
命名危害。
这个项目会造成此前从未在基金会记录中出现过的“命名危害”现象。
——如果使用同一种名称来称呼它或当地的实体及地标,将会引起许多异常现象。
这些异常现象包括但不限于“阵发性集束性头痛”、“视觉和听觉上的幻觉”、“精神性失忆症”、“出现非人体征”……到更多。
正是因为命名危害的效应,基金会不能以任何固定的名字,名号,称呼来描述这片地方。
用一个确切的编号来指代它自然也不可以。
每次提及这一地域及其内在实体时,都必须使用完全不同的描述语句。
例如基金会在该文档中就采用了“非正常森林”、“无名者之地”、“待定的scp”等称呼来临时指代这片无法命名的森林,并且相当谨慎地用一个换一个。
这一设定瞬间拔高了整篇档案的阅读难度与写作难度,也展现出足够惊人的才情。
档案最下面的几个附录便向阅读者讲述了“命名危害”的存在形式,层层深入。
基金会一开始探索此地之时,是不知道它的异常性质的。
于是最初进入的特工和后来遭遇“禁忌之地”的数人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
仅仅只是因为他们重复使用同一称呼来描述“禁忌之地”内的事物,这造成了“命名危害”。
在这过程中,基金会获得了一本来自被放逐者之图书馆的书,其中记载了4000-halloway程序的全部过程。
——即通过这一名外森林的方法。
在之后的探索中,基金会逐步制定出4000-sep预防措施,用来指导人员正确地进入这片没有名字的异常森林来执行探索任务。
——————
还差两百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