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儿见此忙打岔道:“姐姐,今日姑娘出门,要给姑娘梳什么头?”
芙蓉转脸便忘了前事,自得道:“姑娘人小,如今头发也短,我这几日正想了一个新发式好给姑娘试试呢!”
平儿忙奉承,又趁空看了一眼百合,见百合也正看过来,两人偷偷弯了弯眼睛,心照不宣。
凤姐儿装扮好,去给王子胜和张氏请了安,听他们嘱咐了几句,就带着人去了王母那里。
王母房中已摆好了早饭,凤姐儿请过安,王母便道:‘“过来跟我一起吃些。”
因她这两天吃斋,凤姐儿一眼看去,净是些米粥糊糊之类。
索性凤姐儿并不骄纵,规规矩矩用了饭,王母看她吃得还算香甜,便点点头:“用得还好?”
凤姐儿便道:“米粥好喝。”
祖孙俩一边说着话,一边收拾停当。软轿早已停在二门,待两人上了轿,便有八个年轻的小厮出来抬轿。
凤姐儿只觉得晃晃悠悠咯咯吱吱地走了一会儿,轿子便停了。她不免想:“如何两家住得这样近,比我去老太太那里还近些呢!”
正想着,百合过来掀了轿帘;“姑娘,该换马车了。”
凤姐儿大为惊奇,原来出门是这样的!
马车轱辘辘地走,凤姐儿在车上新奇地到处摸,又把耳朵贴在帘子上细细地听外面的声响。王母今日难得和蔼,笑道;“待去了人家家里,可不能这样。”
凤姐儿红了脸,又小声央道:“祖母,我能看看外面吗?只掀开小小一角儿帘子。”她伸手用拇指和食指比了个一点点的样子。
王母安稳地合上双目,也不理她。
凤姐儿眼珠子转了几圈儿,蹑手蹑脚地掀开一角儿帘子。
外头是她从未见过的世界:叫卖的小贩、街边的铺子、前面杆子上拴着的大马……与她往日所见皆不相同。
正看得入神,只听得耳边一声咳嗽,凤姐儿忙放下帘子,装模作样地坐正。
见王母还是闭着眼,她又大着胆子往外看。王母道:“行了,快到了,坐好。”
马车又拐了一个弯儿,市井的喧闹声渐渐不闻。
凤姐儿暗忖:“这怎么没有声响了?难不成已经出城了?”
马车缓缓停了,又过了片刻,百合方服侍凤姐儿下车,眼见跟自己来时一样的门一样的轿,凤姐儿心下奇道:“怎么又回家了,难道不去了?”
上了轿又行片刻,便听得有人迎上来:“给夫人请安,我们太太吃过早饭便盼着了。”
又有人上来扶凤姐儿下轿:“这是家里的姐儿吧,真是好模样!”
凤姐儿正不知如何称呼,王母道:“这是你贾家祖母身边的嬷嬷,你要叫赖嬷嬷。”
凤姐儿忙行礼:“赖嬷嬷好。”
那赖嬷嬷忙拦着;“快别折煞我,不过是虚长了几岁年纪,哪里敢当主子们的礼。”
众人说笑间,穿过回廊,那边早迎上来一个满头珠翠的夫人,后面一群人也都拥上来请安。凤姐儿一眼便看到自己的二姑姑。
那夫人握着王母的手嗔怪:“你怎么这么久也不来了,我自己在家怪闷的!”
王母也笑道:“哪有丈母娘总往女婿家跑的,不知道的还以为闺女在婆家受了委屈呢!”说着又推凤姐儿,“快给你贾家祖母问好!”
凤姐儿忙道:“给贾祖母请安,祝您福寿康宁。”
贾母一把拉起来,揽在怀里,细细端详道:“这便是你那大孙女?果然一副好相貌,我看,这都是像了她娘了,像你可长不了这么俊!”
说得众人都笑起来,王氏忙上前:“太太别站在外头说话了,屋里已备好了茶点。”
贾母笑道:“看看,这就看出谁是亲娘了,往日里只管说嘴,什么看我像亲娘一样的,如今亲娘一来,我这个婆婆就要让位了!”
众人一面说笑一面进屋安坐,凤姐儿不免又一一拜见过,收了一堆见面礼。
荣国府如今男孙多,女孙少,见了这么大的女娃儿都稀罕得很。其中贾母尤甚,抱了凤姐儿坐在上首,逗她说话:“你别家去了,就住在我家里吧,我家里有姐姐陪你玩。”
凤姐儿脆生生道:“那可不行,娘和爹爹一日不见我,便要哭的。况且,娘要生弟弟了,我要不盯着,如何放心呢?”说罢,还叹了口气。
贾母大笑,又吩咐道:“去把元儿叫来,叫珠儿和琏儿也来,都是一家子,不用避忌,都来见见他们这个小妹子。”
有丫头答应着忙去了。
不一时,听见外面脚步窸窣,掀帘进来三个身量仿佛的少男少女。